-
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
曾几何时,中国艺术学研究总是将艺术从大众生活的具体时空中抽离出来,“坐而论道”随意剪裁,甚至甘做工具,而轻忽艺术的地方性、艺术与操持艺术的人之间的关系。至于那些弥散于日常生活,与地方民俗难以分割,却又不能含括于传统“艺术”概念的大量艺......
-
礼俗互动与近社会变迁三人谈
编者按:2013年10月20日,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项目礼与俗:近现代民间儒学传统与传承——以山东百村田野考察为中心为依托,由张士闪教授召集,山东大学举办田野中国·礼俗互动中的近社会变迁论坛。本期选刊的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、文化......
-
白馥兰技术作为一种文化
2016年10月28日晚6点至9点,北京师范大学“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”(第三季)在励耘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。自2015年以来,跨文化学课程班以培养国际化人才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,邀请在国际学界有当代前沿研究的国际视野、在中外研......
-
王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
我国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(以下简称“非遗”)在实践中相辅相成,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竞争力源于其差异性和地方性,而非遗则保存了目的地的地方性和独有的品质,并在实践中成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来源。传承人制度在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......
-
王彦龙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民俗学诞生100周年
摘 要:本文以郝苏民先生参与筹建西北民族学院后68年的人生经历为“经”,以不同阶段的教学规划、学科建设思考和实践为“纬”,集中展现了其学术成长的路径、民俗学学科思想体系的形成、学科建设的探索实践及学科人才培养。在中国民俗学100周年的......
-
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
内容提要:钟敬文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早期传说研究的倡导者之一,其传说研究思想可归纳为三方面:民间语源学、传说的传承学和文体的循环转变。其一,民间语源学意味着传说被赋予区别于主流话语的解释权力,这种民间解说本身自成一个有机系统,传说研究的......
-
王尧 刘魁立生命树林中路
一、理论与方法 马千里(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14级博士生):普罗普对《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》一书花费了很多精力,用人类学方法对大量民族志资料进行了讨论和分析。书中比较靠后的部分提到他和列维-斯特劳斯的论战,能否请您再将他们争......
-
王学泰 王毅关于传统之中制度与文化关系的对话
王学泰(以下简称“甲”):2004年似乎可以称之为“保护传统年”,因为一年中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,就是知识界中许多有着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们都发现了传统的重要,从不同角度提出要保卫传统。例如以儒家自命的人们发出倡导少儿读经的呼声(这大约也是......